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 中国民政事业发展报告,60年民政事业发展历程,孝感民政网,孝感市民政事业发展

中国民政事业发展报告,60年民政事业发展历程,孝感民政网,孝感市民政事业发展

时间:2012-07-23 来源: 泥巴往事网

原孝感市委副书记张新润、孝感市民政局局长程涛、副局长李家庆等的陪同下,到应城、... 要充分运用市场和行政两个推力,促进福彩事业可持续发展. 就应城汉川两地福彩工作,...

孝感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3-12-24 浏览次数:237 文章来源:发展规划科 为推动我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 根据 《孝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从 2011 年至 2015 年)。

一、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下,我市 民政事业持续较快发展,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截至 2010 年底,全市有 28.9 万人(含五保对象)享受最低生 活保障,2.5 万农村五保对象得到五保救济,108.2 万人次享受医疗救助。年均救助受灾困 难群众 20 余万人次,累计扶持农村倒房重建 1.6 万余间,“消危工程”帮助 1.7 万户农村 特困户改造住房。累计救助流浪乞讨和遇困求助人员 2.1 万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 2035 人次)。全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达 170 个(其中民办机构 8 个),床位数增至 1.8 万张。孤 儿救助工作不断深入。

——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全市提升改造农村福利院 130 余所,通过新、改、扩建的 办法,使各县(市)区都拥有 1 所集养护、康复、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办城市福利机构, 新建民办福利机构 8 家,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站 10 个,建设新型社区 217 个,街道社区服务 中心 6 个。各地救灾仓储设施、救助保护设施、儿童福利设施、烈士纪念设施、殡葬服务设 施、精神卫生机构等建设项目相继实施,强化了民政事业发展的载体支撑。

——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持续加强。逐步深化退役士兵安置、优抚对象医疗、军休服务管理等 多项制度改革,大幅提高了抚恤补助标准,有效保障了优抚安置对象生活权益和政治待遇。

军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快速发展。

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有效落实, 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初步建立。

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 孝感市连续五创 “全国双拥模范城” , 六创“全省双拥模范城”。

——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城乡社区建设不断拓展和深化, 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逐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日益健全。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稳步实施。平安边界建设扎实推进。殡葬改革成 果巩固提升。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规范化建设取得实效。福利彩票销售工作成绩显著。

表 1 “十一五”时期全市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1 2 3 4 主要项目和指标 民政事业费支出(万元) 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人数(万人)城市 农村 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月) 医疗救助人次(万) 城市 农村 城市 农村 2005 年 24549.3 10.1 -120 ---2010 年 77585 9.9 19 260 80 0.31 2.1 23.33 年均增长率 (%) 43.21 -0.40 5 6 7 8 9 10 11 12 集中 农村五保供养年平均标准 (元/人) 分散 收养性服务机构床位数(万张) 儿童福利机构床位数(张) 优抚对象年均抚恤金(元/人) 福利彩票销售额(万元) 社区服务中心(个) 社会组织数(个) 乡(个) 行政区划 镇(个) 街道(个) 结婚登记(万对) 离婚办理(万对) 1200 800 1.7 90 2282 10831.8 24 662 23 72 12 3.6 0.3 1800 1300 1.8 131 4725 20288.5 43 1247 23 72 12 5.5 0.6 10 12.5 1.18 9.11 21.41 17.46 15.83 17.67 0 0 0 10.56 20 13 婚姻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战略全 面实施的关键时期, 也是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民政事业重大的发展机遇主 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更加关注民生民利、关注困难群体,公共财政对民生领 域的投入逐步加大,为民政事业有效开展社会救助、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二 是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民政事业的任务 更加繁重,作用更加显现,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大;三是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 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实施意见》 (孝发[2010]14 号) 是新时期加强民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为我市民政“十二五”时期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四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 市民政事业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工作体系和资金筹措机制, 为民政事业实现平稳快速发 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 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也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 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 迫切要求统筹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 保障贫困人口基 本生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二是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社会治理模式的进一步转换,迫切 要求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组织民主自治、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作 用;三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日益突出,迫切要求加快建设老 年人福利服务体系,解决庞大的老年人口社会养老问题,切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维护 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四是民政工作对象及其需求的新变化,迫切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解 决服务保障手段滞后等问题。

面对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严峻挑战与发展机遇,我们要把新时期的民政工作放到全市经济 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 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中来部署, 抓住社会服务供给 与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 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需求,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加快发展进程。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 首要任务, 以加强基层自治和社会管理为重点, 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 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面 提高民政工作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推动 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以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为目 标,致力于发展社会服务,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类社会服务需求,让他们共享改革成 果,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 区的社会服务帮扶和支持力度, 统筹规划基本社会服务工作, 整体推进社会服务事业健康发 展。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以公共财政 为主渠道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探 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服务供给机制。

——改革创新、 完善制度。

针对目前社会建设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勇于改革探索, 鼓励政策创新,逐步完善社会服务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培育创新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形 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民政管理机制。

(三)发展目标 到 2015 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分布合理、功能健全、便利群众的民政社会服务和社会管 理网络,逐步实现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民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 各项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需求。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 助和心理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帮扶为补充,分层分类、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新 型社会救助体系。

——建立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为基础,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 措施相配套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以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为主要对象,逐步拓展社 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健全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双拥共建为带动、深化安置改革为动力、国家抚恤与社会优待 相结合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 形成优待优惠原则得以充分体现、 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协 调推进的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新格局。

——建成社会参与、覆盖面广、基本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集行政 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社区信息网络。

——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备、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以及法制健全、行为规范、分 类管理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基本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 推动各领域社会工 作人才培养。加快培养优秀民政技能人才。 表 2 “十二五”时期全市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社会服务 1 2 3 4 5 6 7 8 9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 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 率 收养性社会服务单位床位数 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 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覆盖率 孤儿养育床位 优抚对象年均抚恤金 福利彩票销售 城市 农村 元/月 元/月 % % 万张 张 % 张 元/人 万元 % % 人 % 个 人 260 80 48.4 40 1.8 28 -131 4725 20288.5 6.9 91.7 -40 18 10 420 130 70 60 2.1 30 50 300 9500 30000 50 95 600 100 200 50 30 202.22 80 12.31 12.5 8.93 10 3.33 1.43 -25.8 20 9.57 124.93 0.72 项目指标 单位 2010 年 2015 年目标 值 年均增长(%) 10 基本殡葬服务补贴制度覆盖率 11 遗体火化率 社会管理 12 社会工作人才数 13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站覆盖率 14 新建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 15 培养孤残儿童护理员人数 三、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化社会管理服务意识, 加强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不断提升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 全力推进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 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 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进一步健全城乡全覆盖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网络, 完善低收入 家庭收入核对机制和低保退出机制。

积极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范化建设, 实施城乡低保 动态管理和分类施保。

及时根据物价变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及时将需要保障的城乡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加快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 逐 步实现相关部门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信息互通和共享。

大力推进农村福利院建设。建立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村五保供养 服务设施网络。倡导农村福利院开展社会代养服务,全市农村福利院社会代养床位率达到 15%。

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 切实将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户等特殊困 难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不断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

探索实行 “一站式结算” 管理服务, 逐步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 就业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

争取用三年左右 时间基本建立起资金来源稳定、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服务群众快捷方便的医疗救 助制度。 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开展社会临时救助工作,及时缓解困难群众突发性、暂时性困难, 通过发放 “消费券” 和 “慈善超市” 实物救助等多种办法, 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救难作用。

加强救助机构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救助管理机构管理和服务规范化, 健全流动困难人群救助 管理制度,提高救助管理水平。 重点项目专栏一 1、农村福利院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改扩建农村福利院 55 所,其中改扩建 40 所,新建 15 所,新增床位 3000 张,总投 资 6800 万元。使农村五保对象供养率在“十二五”期间达到 70%以上。

2、救助管理站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迁址重建市救助管理站, 新建应城、 云梦、 大悟 3 个县级救助管理站, 计划新征土地 50 亩, 新增建筑面积 9500 平方米,总投资 1 亿元。 (二)不断增强灾害紧急救援能力 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自然灾害预警、应急、会商机制,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 伍建设, 完善救灾应急预案, 严格救助程序, 规范补助标准, 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市、县两级要建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救灾物资储 备网络,保证救灾物资及时到位。

加强减灾能力建设。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统筹规划,建立学校、广场、绿地等 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到 2015 年,全市 60%的城市社区达到国家、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 准,多灾易灾城乡社区至少建设 1-2 个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完善防灾 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全面提高自然灾害综合评估能力。

完善灾害信息管理平台, 实施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证书制 度,加强灾害信息获取的综合协调能力,全面提高灾害信息化水平。 重点项目专栏二 3、救灾减灾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改扩建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库)8 个,其中新建 7 个(含市本级救灾物资储备中 心),改扩建 1 个。新征土地 60 亩,新增建设面积 2.9 万平方米,总投资 8510 万元。 (三)发展壮大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 积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制度完善、运行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 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 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每千名老人拥有 各类养老床位数 30 张,力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一是加快城乡公办福 利机构建设步伐,积极探索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有效途径。到 2015 年,城乡孤老集中供养 率达到 70%以上,实现自愿条件下的全部集中供养目标。二是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 构,通过床位补贴、运营补贴和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利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 位和农村集体组织闲置土地、场所、设施等,开办各种模式的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 等养老服务机构。三是着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把城乡社区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阵地, 建立健全立足社区、面向老人、布局合理、方便实用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积极培育 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着力推广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的服务模式,不断开拓短期托养、生 活照料、疾病护理、精神关爱、文化娱乐等居家养老服务。四是建立健全老龄津贴制度,积 极培育养老服务消费热点;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逐步推行养老服务 ISO 质量体系认证,确保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特殊群体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机构福利服务、 公共福利服务和公益服 务相结合的特殊群体福利服务体系。残疾人社会福利要与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相衔接,促进 残疾人集中就业和分散按比例就业。

儿童社会福利要建立健全孤儿、 贫困家庭儿童救助长效 机制,全面落实养育、教育、医疗、康复、住房、就业等各项政策,促进孤儿和贫困家庭儿 童健康成长。

加强福利彩票销售和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彩票管理条例》,加强对福利彩票销售和福 利彩票公益金的管理。建立、完善与福利彩票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品质,为发 展社会福利事业筹集更多的资金。

加强民政精神卫生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规范福利企业资格认定,促进社会 福利企业健康发展。

大力兴办社会慈善事业。建立与我市“孝文化”传统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适应我市社会 发展要求的慈善事业发展体系。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慈善事业的力度。规 范管理社会募捐活动, 创新慈善募捐的运行模式、 捐赠方式和劝募方式, 逐步壮大慈善基金。

加强慈善宣传,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劝募能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发展。

探索建立慈善事业发展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慈善工作网络, 发展经常性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 各乡镇(街道)都要建立爱心捐助站(点),在有需要的乡镇(街道)发展慈善超市。探索 建立志愿者服务储备制度,广泛开展社会互助和志愿者活动。 重点项目专栏三 4、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改扩建市本级、市开发区、孝南、大悟、云梦、汉川 6 所社会福利中心(院),计划新征土地 171 亩,新增床位 2374 张,总投资 1.42 亿元。

5、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 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其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5 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134 个,建筑面积 3.69 万平方米, 总投资 8580 万元。

6、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建孝感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筑面积 3.1 万平方米,新 增床位 500 张,总投资 4400 万元。 (四)全面提升双拥优抚安置水平 全面做好双拥工作。不断加强军民共建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双拥政策,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和 省级“双拥模范城”活动。

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及时发放抚恤补助经费,提高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建立“城乡基本 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优惠+门诊补助+医疗补助+医疗救助” 五位一体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 对医疗费结算实行“一站式”服务,积极建立涵盖城乡、分类施保、体现优待的住房保障制 度,广泛深入开展“关爱功臣活动”,全面提高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保障水平。

进一步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 完善退役士兵安置新制度体系, 建立退役士兵安置经费科学 投入和标准增长机制,构筑退役士兵就业服务平台,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完成军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接收安置任务, 进一步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 生 活待遇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地方性补贴,稳妥推进住房、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社 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管理模式。 进一步加强烈士褒扬工作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有效管理和保护各类烈士纪念设施, 全面弘 扬烈士精神;建设孝感市光荣院,积极推动优抚事业单位创新发展,开展光荣院提档升级活 动,使全市孤老优抚对象全部实现集中供养;支持优抚医院建设发展,完善医疗条件,提高 医疗水平,充分发挥优抚事业单位在荣誉军人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重点项目专栏四 7、优抚事业单位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市光荣院,对 7 所县级光荣院进行改扩建,新增床位 480 张; 新建市优抚医院, 新增床位 430 张; 对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进行维修改造, 新增建筑面积 1000 平方米。总投资 1.53 亿元。

8、烈士纪念建筑物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 1.39 亿元,对市烈士陵园、鄂豫边区烈士陵园(全 国第二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安陆赵棚烈士陵园、应城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汤池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 改造和扩建。其中:市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计划新征土地 20 亩,完成烈士事迹陈列馆布展项目,以充分发 挥“褒扬烈士、教育后人”的功能,提升我市“红色”品牌。 (五)切实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强化区划地名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地名规范化管理,完善地名信息化管理系统,拓展 地名服务领域,继续做好地名规划工作,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按照上级的部署,开 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建立和完善行政 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机制,健全界线纠纷应急处理机制,深化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平 安边界建设工作。

进一步深化殡葬工作改革。加强对各类殡葬服务经营行为的监管。大力推进生态殡葬、绿色 殡葬。建立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殡葬基本服务补贴制度,免除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 镇“三无”和重点优抚对象的基本殡葬费用。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殡葬服务网络,实现殡葬 基本服务均等化。火化区火化率基本达到 100%。

加强婚姻收养服务标准化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婚姻登记法律法规, 完善婚姻登记数据中心建 设,加强婚姻、收养登记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全市婚姻、收养登记员的培训,提高管 理和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利的登记服务。 重点项目专栏五 9、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 9000 万元,新建市级殡仪馆 1 个,市级公墓 1 个, 征地 1200 亩,建筑面积 6000 平方米;投资 8820 万元,改造县级殡仪馆 5 个,新建公益性公墓 2 处。总投 资 1.78 亿元。 规范完善民主选举制度。2012 年,统一全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届期,扩大直接选 举的覆盖面。

全面完成第 9 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完善直接选举制度。

全面实施村 (居) 务公开,积极推进村(居)级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全面提高村(居) 民自治能力,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加大城乡社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全市中心城区街道(城关镇)建一所不低于 1000 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 所有城镇社区和列入试点的农村社区建一所不低于 300 平方米的社 区公共服务工作平台。大力推进城乡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到 2013 年底,所 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要按照 “1+X” 模式, 建成规划科学、 设施齐全、 功能完善、 管理规范、 便民高效的公共服务“超市”、社会管理终端。到 2015 年,全市 50%的社区达到国家和谐 社区标准,80%的社区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 开展社区综合治理。

开展社区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明确基层政府及其派驻机构与社区组 织的事权划分,规范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健全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 主体、群团组织及社会组织为基础的社区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探索 外来人口、社区组织、驻区单位和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健全完善社区运行 机制,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提高社区依法自治和服务功能。

提高社区综合服务能力。

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合理设置社区服务功能, 统筹构建以县 (区、 市)、街道(乡镇)、社区三级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网点为补 充,信息网络平台为支撑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会 救助、维稳、信访等资源,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供支撑。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社区,着力拓展困难群众相对集中小区、流动人口聚 集小区等社区服务功能,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服务保障。 重点项目专栏六 10、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市城乡社区建设计划投资 5.35 亿元,拟建设 16 个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180 个城镇社区服务站,100 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建设社区管理与服务综合信息网络中心。 (七)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促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 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和 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按照市场化原则改革和发展行业协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 覆盖面广的行业协会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 民办非企业单位。

建立和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 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力 度。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监督。

完善法律监督、 政府监督、 社会监督、 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健全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评估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社会监管。引 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自律性。

规范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

(八)推进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加快民政技能人才培养 按照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 加强社会工作平台建设, 加快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 展步伐,有计划、有步骤地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残障康复等民政领域设置社 会工作岗位、配置社会工作人才。加强社工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到 2015 年对现有社会工作 服务人员按规定要求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 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能力。

大力推行社会工作者引 导开展志愿服务模式,以社工带义工,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改革创新发展 围绕构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根据社会服务事业面临的新形势和社会服务对 象的新变化、新要求,建立健全民政工作协调机制和民政事业社会参与机制。市、县两级要 根据市委、市政府(孝发[2010]14 号)文件精神,建立民政工作协调机构,制定民政工作 协调制度,积极整合民政工作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衔接,切实提高民政工作行政 效能。

要探索民政事业社会参与机制, 积极探索公开采购、 以钱养事等方式, 向企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等购买民政服务,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加入民政工作行列。 (二)提高资金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以财政为主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民政事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建立民政经 费自然增长机制, 逐步提高民政事业经费在公共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强 有力的资金保障。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鼓励民间资本依法进入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制定 优惠政策,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筹资渠道。加强民政事业经费监管,提 高资金使用效益, 切实防止各种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

探索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为重点 的公共财政支出政策,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政府采购体系。

(三)加强民政法制工作 紧紧围绕民政工作中心任务,以推动民政立法进程为重点,以提高民政执法水平为核心,以 完善民政法制监督机制为手段,以加强民政普法工作为基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加 强民政法制建设。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切实提高民政行政执法水平。

强化民政法制监督工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偏差和错误。深 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民政法制培训, 提高各级民政干部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 的能力。

(四)强化项目支撑作用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狠抓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用跨 越式发展来解决民政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的问题。

搞好民政项目储备库建设, 把基本养老服务 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城乡社区、优抚医院、儿童福利设施、殡仪设施、烈士陵园等民政公 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项目储备库,形成“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 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加强民政业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基本社会服务管理信 息化水平。

(五)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民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完善民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加强民政业务理论和社会工 作知识培训,定期轮训民政系统干部,不断提高民政干部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 基层民政工作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民政党政人才、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 人才、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 民政人才队伍,为促进我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

签订“孝感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平台项目共建协议”,共建“应城96580居家养老服... 手机,进一步促进了养老事业发展.(应城市民政局 杨艳霞)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鄂文〔2009〕18号)精神和《中共孝感市委、孝感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

建立城乡社会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孝感*****为创新民政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双方议定,联合成立厅市合作委员会,负责承担每年厅市合作议题的具体工作和日常督办落实,每...

 
  • 泥巴往事网(www.nbwtv.com) © 201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