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12年法制宣传日主题 >> 2012年疟疾宣传方案,2012年创模宣传方案,法制编辑部2012 女人,2012法制宣传方案

2012年疟疾宣传方案,2012年创模宣传方案,法制编辑部2012 女人,2012法制宣传方案

时间:2012-10-15 来源: 泥巴往事网

2012年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1] 2 关注我 发私信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2012年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1] 2 文档格式:DOC | 浏览次数:1 | | 下载积分: ...

汉阳镇学校 “12.4” 全国法制宣传活动方案 按照《关于开展 2012“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 通知,宣传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为认真贯彻 落实青神县教育体育局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的法治工作,结合 我校法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领导高度重视,营造普法教育氛围。

1、组织领导 组 长:刘永忠 副组长: 胡 永 成 员:各班班主任 2、组织全体师生宣传和学习各项法律法规。

3、充分发挥学生会、班集体的组织作用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中小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中小学生守则》等,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进行 纪律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团组织及班集体的帮助教育职能,以增强学生抵 御各种不良现象侵蚀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 观。

4、积极指导家庭教育 一是举办家长学校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二是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沟通信息,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 见和建议;三是积极推行家访制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家访面每年要达到 100%;四是不定期分发家校教育读本、告家长书等宣传资料。通过家校联 1 系的加强和对家庭教育的系列指导,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一 致。

二、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1、12 月 3 日周一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 学发展” ,对全校师生再一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普法教育氛 围。

2、积极营造校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氛围。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 校园广播、悬挂横幅等形式营造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并在梓楦楼广场举 办教育图片展,使“12.4”法制宣传深入人心。

3、各班利用班会课以《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 法的好公民。

4、各班出一期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利用 校宣传栏,由学生会出一期法制教育宣传板报,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 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5、12 月 3 日下午第一节,邀请汉阳派出所警官到校进行防踩踏教育, 并请魏警官作题为《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校园和谐》法制专场讲座,调动 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2 汉阳学校“12.4”全国法制宣传活动总结 按照《关于开展 2012“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 通知,宣传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落 实青神县教育体育局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的法治工作,结合我 校法治工作实际,特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校长刘永忠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胡永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 为成员的汉阳学校法制教育月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

二、活动内容 1、组织全体师生宣传和学习各项法律法规。

(1)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大力宣 传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大力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 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内容,使广大干部师生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 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干部师生的宪法 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

(2)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深 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及其基 本构成、基本特征,深入学习宣传与工作生活实际相关的刑法、民法、行 政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 良好法治氛围。

(3)大力学习宣传教育基本法律法规。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 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法、安全生产法等为重点,把法制宣传教育 3 与职业道德、安全教育、青少年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依法施教、 文明育人能力,不断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自律自护意识,培养社会主义 合格的建设者和现代公民。

(4)学习《小学生守则》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中学生守则》 、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其他的一些法律知识,加大行为规范达标创 建的力度。

2、12 月 3 日周一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 学发展” ,对全校师生再一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普法教育氛 围。

3、积极营造校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氛围。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 校园广播、悬挂横幅等形式营造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并在梓楦楼广场举 办教育图片展,使“12.4”法制宣传深入人心。

4、各班利用班会课以《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 法的好公民。

5、各班出一期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利用 校宣传栏,由学生会出一期法制教育宣传板报,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 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6、12 月 3 日下午第一节,邀请汉阳派出所警官到校进行防踩踏教育, 并请魏警官作题为《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校园和谐》法制专场讲座,调动 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总之,我校对“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始终能够做到领导重视, 4 全员参与,措施到位,并能坚持常抓不懈,使法制教育工作真正成为我校 德育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今后,我们将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 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的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法、司法、 公安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全校师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学校的稳 定, 为社会的稳定,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继续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推进 “平 安校园”建设,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 5 勿让不良行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使 青少年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引下健康成长。衷心地希望青 少年朋友,莫忘时代重任、莫忘前辈厚望,莫忘父母养育、莫忘老师教诲, 莫忘不良行为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克服不良行为,做好公民、好 学生、好孩子,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成为热爱社会主义 祖国、热爱人民的、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新人。

一、不良行为的危害。

从人民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获悉,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一 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有一个从劣迹→违纪→违法→犯罪的变化过 程。不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关爱青少年、关 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就要帮助青少年预防不良行为、克服不良行为、矫治 不良行为。

1、什么是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指违德、违纪、违法等越轨行为,也就是说, 轻微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不良行为划为两类:一类是不良行为; 一类是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不良行为在反社会规范这一点上没 有区别,但存在程度上的差别。前者,涉及的是道德问题;后者,涉及的 是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 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 6 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 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 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严重 不良行为” ;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 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 秽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等行为; (六)多 次偷窃; (七)多次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 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 律、法规规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的行为。

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 为。其中,危害社会、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是 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决定的,三者不可分割。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 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行为违反刑事法律,当然是违法行为,但是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就不等于犯罪行为,两者产生的法律 后果不同,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3、未成年人犯罪始于不良行为。 7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实际是一些不良习惯从轻到重的不断强化过程, 若不 注意用道德、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社会公 德、传统美德、学生守则等来要求自己、管理自己、熏陶自己、养成良好 的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法律意识,而沾染上不良习惯、不良行 为,不加管束,任其发展,必然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方面教 训和事例枚不胜举,青少年朋友要注意啊!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是一个最通俗的比喻,一个人不注意克 服小毛小病,必然会变成大毛大病。不妨我们从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 事例加以剖析, 看看不良行为的危害性, 进而提高预防不良行为的自觉性。

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矫治,很容易从不良行为 逐步发展到违法犯罪行为。现列举一些不良行为发展的轨迹,请青少年朋 友注意:

吸烟——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 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 人出售烟酒。

”之所以把吸烟作为不良行为加以预防,一是由于未成年人 无经济来源,为了达到吸烟的目的,他们会想方设法弄钱。从司法实践看, 少年因吸烟而诱发的盗窃、抢劫犯罪屡有发生;二是吸烟容易诱发不良交 友。

从我市两级法院 2002-2004 年年度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共同犯 罪相当突出,案件总数分别占 65.28%、61.07%、60.34%,共同犯罪人数 分别占 97.54%、71.78%、67.70%,他们结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吸 8 烟远离了正常群体的交往,而这些吸烟的未成年人聚到一起,找到了他们 所谓的适度的心理平衡和共同的兴趣。

有的未成年人犯罪恰恰是从吸第一支烟开始的。

另一个重要的倾向是,一些不法商贩和毒贩勾结,在烟卷中注入毒品, 采取零卖、赊账等方式,向未成年人兜售,致使一些未成年人不知不觉染 上了毒瘾,为弄钱吸毒走上犯罪。

旷课、夜不归宿——易受外界侵害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

“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 及时与其父母或者监护人取得联系。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 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 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的同意,或者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 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旷课不仅会影响 正常的学习,而且在旷课的时间里很可能会因得不到有益的监护而沾染不 良行为。未成年人擅自夜不归宿,一旦发生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 监护,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打架斗殴——易产生违法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 良行为“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有一些未成年 人性格好斗、脾气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可能大打出手,持刀害人。家 长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能随身携带有伤他人的器具, 这是对孩子的关爱。 9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易发展成抢劫 有的孩子养成一种不良习惯, 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

如果家长不答应, 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不择手段向他人索取,甚至进行敲诈勒索。遇 到被索取对象的抵制或反抗,极易使用暴力,这样性质也就变成了抢劫犯 罪了。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易诱发性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营 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 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减少色情、暴力 等黄色文化污染。

据北京海淀区法院对在押 100 名未成年犯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经常看色情内容书刊、音像制品并受影响的占 32%;经常进入录像厅 的占 39%,曾进入过的占 51%。据犯罪心理学分析,少年性机能渐渐发育 成熟,但往往性道德观念的形成却落后于性机能发育的成熟,色情文化的 污染最容易使这个时期的少年放肆地追求性刺激。色情文化污染,是未成 年人性犯罪的直接原因。

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友——易近墨者黑 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团伙化趋向,共同作案的比例较高,常州地区法院近 三年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共同犯罪高达 60%以上。这与不良交友有 密切关系。因为,青少年阶段是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其模仿性 极强,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由于在他们周围同他们长期来往的都 是一些有各种不良习气的人,所以容易染上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不良习 气,从而使之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0 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 什么是管制刀具?根据公安部《对部分刀具进行管制的规定》 ,是指匕 首、三棱刀、弹簧刀以及其他类似刀具,只有法律规定的人员如解放军、 武警、专业狩猎人员才能持有、携带上述刀具。如果违反上述规定,携带 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应受到拘留或 者罚款处罚。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遇到情况可能伤害别人,也可能被他 人伤害,导致严重违法犯罪后果的发生。

二、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我们分析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是为了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的 不良行为,帮助青少年朋友来认识它,便于对症下药来预防它、矫治它, 防患于未然。我们从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例中分析,未成年人之所以犯 罪,都是从一些不良习气开始,由于未成年人自己没有意识或者已经意识 到,不去改正它,而是错误地任其发展,自我放纵,再加上有关方面不能 及时引导,从而使其一步步走向泥潭而不能自拔。恰如一个人身上长疮的 过程,一开始是不注意卫生长出一个疗子,对身体还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只是有一点痛痒的感觉。如果及时治疗,很容易治愈,如果还不在意,就 会发展成为浓疮,治疗也不容易了。一个人的犯罪轨迹也是如此。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原因,也有 客观方面原因。由于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均在生长发育期,人生观、世界 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对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能力不强,易受 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污染,产生不良行为。今天,我们主要讲未成年人的 自身原因,也就是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 11 证法告诉人们,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要通过 内因起作用,决定的因素是内因。所以,我们要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的不 良行为,就要从青少年自身来找原因,来找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从根上 加以治理。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产生的主观原因是多方面的, 今天主要讲以下几点:

1、厌学,滋生不良行为。

厌学是所有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旷课等不良行为是 厌学心理的外在表现。厌学是指学生厌恶学习或学业的心理,包括厌学情 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以学习为主的未成年人的严重厌学后患无穷, 为了逃避学校生活,轻则旷课逃学,重则中途离开学校,浪迹社会,被社 会上不法分子腐蚀、利用,做坏事,甚至走上犯罪。青少年朋友,尤其是 未成年人朋友,要端正学习态度,珍惜青春年华,克服厌学情绪,立志读 书,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2、好奇心的试探,引发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探索事物奥秘的好胜心强, 但对事物本质认识能力差,甚至不计后果去试探。如有的未成年人看到成 年人抽烟,吐着一串串圆圈飞扬蛮有品位,就偷着学抽烟、学着吐圆圈玩, 慢慢变成小烟民;有的未成年人认为喝酒潇洒,蛮刺激,自己试着喝,甚 至不顾健康一醉方休,以体验生活,后来变成小酒鬼;有的看大人搓麻将 赌钱,蛮好玩,从看着搓,学着赌,结果变成小赌棍,等等。青少年朋友 应该把旺盛的精力、好奇心、求知欲,用于学习上、探索科学技术上、创 造发明上,不应该浪费青春去试探那些有害健康、有害成长、有害社会的 12 恶习上。

3、放纵不良习气,产生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天真活泼,敢想敢干,但缺乏克制力,加之对社会上一些不良 风气缺乏正确的认识,如果以为恶小而为之,认为:

“能打敢拼是英雄, 能挣会花是豪杰。

”而不加以制约,任其发展。有的未成年人从嘴馋,到 贪吃喝,讲排场;有的从嫌土气到追求时尚爱打扮,穿名牌讲气派;有的 从贪玩到结伙滋事讲帮派等等,结果由不良习气逐步发展成为不良行为、 严重的不良行为,最后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朋友,应该把天真活泼,敢 想敢拼,用在攻克学习难点上,用在准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贡献 上。

4、无序张扬自我意识,发展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是正常现象,但是, “以 我为中心”不顾一切地无序地张扬自我意识,目空一切,漠视社会道德、 法律、法规的约束,以身试法。有的未成年人不听劝告,上网成瘾,玩物 丧志,荒废学业,甚至走上歧途或者盗窃、抢劫等犯罪道路;有的不顾违 法,不珍惜生命、不计后果吸食毒品,甚至走上贩运毒品的犯罪道路;有 的观看色情、淫秽音像制品,思想受污染,进行模仿,最后走向淫乱或强 奸等犯罪道路。

总之, 未成年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主要是自我放纵和法律观念淡薄。

一般来说,人们行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未成年人 的不良行为也是一些不良习惯从轻到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聪明的人就是 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侵蚀。

人生活在无所不有的社会里, 天天接触社会上、 13 身边的、耳闻目睹的形形色色的东西,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正确的、 有错误的,有先进的、有落后的,影响着每一个人,聪明的人是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愚蠢的人是良莠不分,将腐朽当经典吸纳, 最终成为社会的罪人。由于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 最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党和国家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为其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并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 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来加以保护。青少年朋友必须明白要克服不良行 为,抵御各种不良影响的侵蚀,要从提高自身的素质开始,平时要加强思 想道德修养,要增强法律观念。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抵御不良行为的免疫 能力。

三、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 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要从源头抓起,要实行家庭、学校、社 会的综合治理。这里我们不谈家庭、学校、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仅说 我们青少年自身如何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问题,没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 主要是预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既要预防也要矫治。

1、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基础。

美德与罪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 地点,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会称为最道德的人。

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 人,就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共中央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要将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言行的标准,在日常的行为举止中培养,逐步 14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 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意识,进而构筑起抵御不良行为的防线。

青少年朋友,品格能决定人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要不懈地努力,良好的 品格是在战胜不良习惯,抵御各种污染、诱惑中养成的。如果“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 ,我们一定要知而行之,将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场所作为 自己养成良好品质的好机会、好地方,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中,检验 自己每一个言行,锻炼成长。

2、增强法律意识,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保障。

法律和道德,从实质上来说,都是人的行为准则,但它们的产生和实行 方式不一样,表现形式不一样,调整范畴不一样。许多未成年人犯罪,当 他们被司法拘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刑律。有的在看守所面对提审的警 官求饶地说:

“警察叔叔,放了我吧,我要回去过年。

” “人是我捅的,不 知道会死,今后我不做了。

”根本不晓得打架斗殴的危害,伤害他人生命、 健康是犯罪行为。有的未成年人被成年犯罪分子利用参与贩运毒品被审判 时,问他为什么贩运毒品?他说:

“人家给我钱花,给我饭吃,玩得也开 心,叫我送点东西,不好意思推诿,谁知道这就是贩运毒品。

” 青少年朋友,这些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一定要学法、知法、守法,只有 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仅仅是一步之 遥,如果让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要实施每一个 行为时,一定要冷静思考,想想是不是违法?若违法即止步。法律是青少 年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3、坚持防微杜渐,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有效措施。 15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也都是螺旋式发展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也 是这样的。有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是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有的经家长、 老师教育及时改正;有的不听教育甚至把不良行为当成“能耐” “本领” , 最后发展到难以自拔的地步。

青少年朋友,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缺点、错误,人的成长、 成熟也是在不断克服缺点、错误中成长、成熟的。这里关键的奥秘是:防 微杜渐,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让缺点、错误蔓延,形成不良行 为、严重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

4、学会拒绝,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良策。

当今信息时代, 国内的国外的各种信息广泛传播, 尤其是一些腐朽思想、 没落的丑恶现象,陈渣泛滥,充斥着社会,侵蚀人们的思想,腐蚀人们的 灵魂,严重毒害着青少年。一方面,青少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 制意识,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一方面,要分清是与非、分清善与恶,分 清美与丑,学会拒绝非法的、丑恶的、不健康的东西,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青少年朋友,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大错误。要想不犯大错 误,就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拒绝,不被不健康的东西所左右,不随波逐 流瞎盲闯,不受黄色、灰色、黑色污染,把培养自己的良好教养作为思考 行为的目标!这是因为,良好教养是一个人理智、本能、自制力和包容心 共同作用的结果。

请青少年朋友记住:恶习伤害你,品德扶正你,法律规范你;父母养育 你,老师教导你,国家关怀你。关键是一句,路在脚下,成长进步,要靠 16 你自己去努力 17 构建宪法文化弘扬宪法精神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其中所包含的保 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人民监督权力等,都体现了宪法精神。

深入理解宪法及其精神,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今年是现行宪法颁布 30 周 年,1982 年宪法是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确立了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标 志着国家生活的法治化、制度化。30 年来以来,公民的宪法意识明显增强, 国家机关依照宪法行使权力、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大大提高。宪法实施的过 程也是法治建设不断深化的过程。

法治是规则之治,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国家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性 文件,它既规范国家权力的合法运行,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公民生活紧 密相关,宪法实施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宪法所确定 的原则和所规定的权利内容逐步走向具体化、程序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其中所包含的保 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 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监督权力等,都体现了宪法精神。深入理解宪法及其 精神,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18 宪法精神体现国家理性 依法治国首先就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这就意味着国家治理必须运用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必须将宪法精神、宪法规定贯穿落实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国家权力的运行必须以保障人 民权利为出发点,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科学发展观反对 GDP 崇拜,努力 实现“正义的增长”,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注重 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这与宪法精神是一致的。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这种确认随着经 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 场经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 身份到契约的宪政发展过程。目前,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跃至第二位, 与之相伴随的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其中就包括法治水平的 提高。“中国模式”的成功不仅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也表现在国家理 性、公共治理的进步。

权力约束是宪法精神的第一要义 宪法是专门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关系的法律。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国家机构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权为 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宪法的基本精神。宪法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 权力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界定,在宪法语境中,一切权力都是有限的,无边界 的权力是不存在的。用法律思维、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管理社会,首先是 19 在政府行为中体现宪法精神、宪法原则。在公共决策、公共事务中,保障 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使公众参与成为科学民主决策 的必要环节。政府的权力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审计、问责等戴在政府上 面“紧箍咒”越来越多,权力运行越来越透明。

当然,单纯依赖于外部监督并不能造就伟大的政治家。只有具备宪法 意识和法律素养的人,才会成为理国善政的出色领导人。柏拉图说:“只有 那些最能遵守国家法律的人,才能在这场考验中获得最高的荣誉,他将被 任命为最高的官职和众神的首席执行官。” 权利保障是宪法精神的核心内容 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着公民权利的纸。”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 本源和目的。宪法既宣告了公民权利,又严格限制国家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公民与政府之间、公民与公民 之间、行政机关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增多,如何实现宪法所规定的 公民基本权利是一个紧迫课题。

宪政学者蔡定剑说:“只有让宪法活起来,使宪法走向社会生活,走向 大众心中,成为真正保护公民权利的手段,全社会就会重视宪法,把宪法作 为最高准则,中国走向宪政社会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宪法观念只有深 入到公民心中,宪法实施才能成为全体公民共同的努力。通过参与政治、 参与听证、参与监督等方式,公民个人在宪法实施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0 权力部门对公众意见置之不理、对群众关切漠然视之已经成为不可能。公 民的权利诉求是政府决策考量的首位因素。

宪法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是人民意志和智慧的体现,是对国家权力运 行、公民权利保障、社会利益平衡深思熟虑的设计。宪法的至上权威,不 仅意味着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更重要的 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既体现了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又体现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内活动的执政准则, 也体现了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内在规律。

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确认和保障。宪法至上,不只是确立一种法治理 想,更重要的是付诸法治实践。只有坚定维护宪法的至上权威,才能消除长 期封建专制历史留下的影响,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从根本上防止“文 革”不再重演。党只有率先尊重和维护党的权威,才能保持长期执政的合 法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效避免执政危机和风险。

“徒法不足以自行”。社会生活是宪法的基础。弘扬宪法精神,必须 大力构建宪法文化。宪法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和社会 生活之中。宪法里面蕴含着高度的政治理性、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精致的法 律技艺,决定着时代的思想高度、社会的共识程度,影响着政府和公民的价 值判断。宪法文化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用宪法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塑造 灵魂,提升素质。宪法所提供的不是工具理性,不能用功利的、实用主义的 态度对待宪法,而是要形成价值理性,将宪法价值转化为幸福生活的制度 力量和意义支撑。 21 22

2012 年法制宣传计划 2012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六五”普法工作 的第一年.为高起点地做好“六五”普法工作,根据镇普法办(司法 分局)的部署,认真开展...

主要写一下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

2012 年“12.4”法制宣传日内容 1.什么是“六五”普法? 答:我国从 1986 以来,已完成了五个五年普法规划.“六五”普法是 2011—2015 年第六个五年 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

 
  • 泥巴往事网(www.nbwtv.com) © 201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