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分项自评报告 >> 主体核验监理自评报告,教师专业发展自评表,专业教师自评表,(模具专业)省级验分项自评表_

主体核验监理自评报告,教师专业发展自评表,专业教师自评表,(模具专业)省级验分项自评表_

时间:2012-11-24 来源: 泥巴往事网

努力将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示范专业---数控教研室工作总结报告 6、 机电系师资队... ——数控实训场室扩建方案; ——模具拆装实训室方案; ——关于购置广州超软仿真加...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三级指标 二级指标 2.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 体系改革 2.1.1 学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学结合、产 自 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模具专业在此基础上 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 评 最终形成《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再 分 到培养实施与评价等,均形成了系统、规范、 科学的制度与要求,并得到全面落实。

学校成立了模具制造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了 9 名企业专家和骨干 教师作为委员,指导专业建设。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研讨和 制定调研制定行业调研问卷、企业问卷、企业员工问卷、同类学校问卷 和毕业生问卷和人才需求调研方案。组织教师对 14 家企业、135 位企业 员工、7 间中高职学校、100 名本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形成《人才 需求调研报告,并邀请 3 位高校教授、7 位模具制造企业专家和本校 3 位 骨干教师进行论证。邀请 12 名企业资深模具制造实践专家到校召开实践 专家访谈会,形成了模具制造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组织骨干 教师与企业专家研讨,撰写《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了 3 自评 位高校教授、7 位模具制造企业专家和本校 3 位骨干教师进行论证。结合 依据 学校的“工学结合、产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本专业工学结合培 养过程,规范教学组织管理、教师授课教学和班级管理。

成立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小组,通过与企业洽谈、调研,进行 可行性研究,与美的集团、德豪润达股份有限公司 2 家企业分别签订合 作协议,共同开展“美的”订单班、“德豪”订单班教学,“订单”班 学员达 49 人,占该级人数 23.6%。

校企业合作研讨、编写了《顶岗实习方案》,邀请企业专家和骨干 教师进行了论证、修改。与佛山市顺德区诚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和江门 市新会鸿基五金电器厂 2 家企业签订校企业合作协议,并在 12 级模具班 开展了顶岗实习工作,做到顶岗实习率 100%。 1 1.模具制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架构 2.模具制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 3.模具制造专业人才需求与职业能力调研方案 4.模具制造专业人才需求与职业能力调研问卷 5.《模具制造专业人才需求报告》 6.《模具制造专业人才需求报告》论证 7.模具制造专业实践专家职业能力分析专题研讨会资料 8.《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 9.《教师任课安排表》 10.《实训场地安排表》 11.《教材使用情况表》 12.《课程教学进度表》 13.《教案》 佐证 14.《课程表》 15.《班级教学日志》 材料 16.《班级成绩表》 17.“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小组 目录 18.“美的”订单班成立资料 19.“德豪润达”订单班成立资料 20.“美的”订单班实施 21.德豪润达”订单班实施 22.《顶岗实习方案》 23.《顶岗实习方案》论证 24.《顶岗实习合作协议》 25.《顶岗实习学生名册》 26.《项岗实习成绩表》 27.《三年级学生分流表》 28.模具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会资料 29.《模具制造专业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指标 2.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 体系改革 三级指标 2.1.2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导, 充分体现职业 活动过程为原则,制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方 自 评 2 案》和《模具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标准》。制定 5 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和教学资 源建设计划并付之实施。建立体现工作过程为 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推行项目教 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并形成 教学方法改革总结性材料。 分 为了准确定位模具制造专业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相 应的课程标准。校企业合作编写了模具制造专业课程建设相关 制度,并进行了论证。通过对模具制造岗位调研,分析模具制 自评 造具体岗位的职业能力,编写了《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 《Pro/E 零件造型设计》、《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 准、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并进行了论证与修改。组织专家与骨 干教师召开“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总结性工作会议,对构建实 施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总结。 1.《模具制造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方案》 2.《模具制造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方案》论证会 3.《模具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管理办法》 4.《模具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管理办法》论证会 5.《模具制造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方案实施总结》 依据 《Mastercam 数控加工》、《模具制造》等 5 门核心课程的标 佐证 6.《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课程建设小组 材料 7.电加工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目录 8.《电加工岗位能力分析》 9.《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课程标准》 10.《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11.《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课程标准》论证会 12.《Pro/E 零件造型设计》课程建设小组 13.电脑绘图员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3 14.《电脑绘图员岗位能力分析》 15.《Pro/E 零件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16.《Pro/E 零件造型设计课程标准》论证会 17.《Pro/E 零件造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18.《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课程建设小组 19.模具钳工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20.《模具钳工岗位能力分析》 21.《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课程标准》 22.《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23.《Mastercam 数控加工》课程建设小组 24.数控铣床操作工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25.《Mastercam 数控加工课程标准》 26.《Mastercam 数控加工课程标准》论证会 27.《Mastercam 数控加工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28.《模具制造》课程建设小组 29.模具制造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30.《模具制造工岗位能力分析》 31.《模具制造课程标准》论证会 32.《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33.《模具制造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34.《模具制造“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工作总结》 4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指标 2.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 体系改革 三级指标 2.1.3. 校企合作编写 5 本核心课程的教材、 教案、电子课件、习题库、试题库、教学视频 等教学资源,校企合作设计并制造冷冲模和注 射模具教具。 自 评 分 成立了有企业人员参与的《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Pro/E 零 件造型设计》、《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Mastercam 数控加工》、 自评 《模具制造》等 5 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小组。每门核心课程均校企 依据 合作编写了能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授课教案、电子教案、习题集、 试题库、教学素材库,拍摄 2 段教师授课视频,提炼出 20 个案例制作操 作视频。校企合作共同研制 7 副冷冲压模具、5 副塑料模具。

1.《Pro/E 零件造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组 2.《Pro/E 零件造型设计》教材 3.《Pro/E 零件造型设计教案》 4.《Pro/E 零件造型设计电子教案》 5.《Pro/E 零件造型设计习题集》 佐证 6.《Pro/E 零件造型设计》试题库 7.《Pro/E 零件造型设计》教学素材库 材料 8.:《Pro/E 零件造型设计》教师授课视频 9.Pro/E 软件操作视频 目录 10.《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组 11.《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教材 12.《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教案》 13.《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电子教案》 14.《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习题集》 5 15.《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试题库 16.《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教师授课视频 17.电火花线切割操作视频 18.《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组 19.《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教材 20.《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教案》 21.《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电子教案》 22.《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习题集》 23.《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试题库 24.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教师授课视频 25.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视频 26.《Mastercam 数控加工》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组 27.《Mastercam 数控加工》教材 28.《Mastercam 数控加工教案》 29.《Mastercam 数控加工电子教案》 30.《Mastercam 数控加工习题集》 31.《Mastercam 数控加工》试题库 32.《Mastercam 数控加工》教师授课视频 33.Mastercam 数控加工操作视频 34.《模具制造》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组 35.《模具制造》教材 36.《模具制造教案》 37.《模具制造电子教案》 38.《模具制造习题集》 39.《模具制造》试题库 40.《模具制造》教师授课视频 41.模具制造操作视频 42.冷冲压模具 43.塑料模具 44.《构建实施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总结》 6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指标 2.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 体系改革 三级指标 2.1.4.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专业 自 信息。建设 5 门核心课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并 置之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模具专业远程教学 评 工作。网络平台实现与行业主管机关、重点企 分 业网、行业网等进行链接和资源共享。

成立成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组,制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方案》,建设 5 门核心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 自评 平台,建立模具制造网页,在互联网上介绍专业信息,建立了《电火花 线切割编程加工》网络课程、《Pro/E 零件造型设计》网络课程、《模具 依据 钳工基本技能操作》网络课程、《Mastercam 数控加工》网络课程、《模 具制造》网络课程,且实施教学,与政务网.行业网.企业网实现网络资 源共享。

1.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组 2.《模具制造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方案》 3.《模具制造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方案》论证会 4.《Pro/E 零件造型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佐证 5.《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材料 6.《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目录 7.《Mastercam 数控加工》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8.《模具制造》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9.模具制造专业专题网页 10.《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网络课程 11.《Pro/E 零件造型设计》网络课程 7 12.《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网络课程 13.《Mastercam 数控加工》网络课程 14.《模具制造》网络课程 15.实施互联网远程教学记录 16.与政务网.行业网.企业网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截图 8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指标 2.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 体系改革 三级指标 2.1.5.组成学校、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等多 自 方共同参与的评价评价小组, 制定本专业的 《人 才考核评价方案》 、 《模具专业教学评价方案》 , 评 实现教学评价过程化、多元化,全方位考核评 分 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使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 100%,毕业生初次 就业率达 99%。 校企合作编写了《教学评价方案》,并进行了论证与修改。校企 合作编写了《模具专业人才考核评价新方案》,并进行了论证与修改。

自评 根据评价方案,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对学生实施 依据 了学生岗位能力评价。使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 100%,毕业生初次就 业率达 99%,受到用人企业的好评。 1.《教学评价方案》研讨会 2.《教学评价方案》 3.《教学评价方案》论证会 4.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资料 5.《模具专业人才考核评价新方案》研讨会 佐证 材料 6.《模具专业人才考核评价新方案(初稿)》 目录 7.《模具专业人才考核评价新方案》论证会 8.《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过程评价表 9.《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加工》学期成绩评价表 10.《Pro/E 零件造型设计》过程评价表 9 11.《Pro/E 零件造型设计》学期成绩评价表 12.《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学期成绩评价表 13.《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操作》过程评价表 14.《Mastercam 数控加工》过程评价表 15.《Mastercam 数控加工》学期成绩评价表 16.《模具制造》过程评价表 17.《模具制造》学期成绩评价表 10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指标 2.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 体系改革 三级指标 2.1.6 利用现有设备和企业力量,增添部分 自 设备设施,完善 6 个校内实训教学场地,建设 2 个模具制造专业示范性融理论学习和技能实 评 训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场地,成为工学相合的 分 学习工作站,将本专业建设成为集教学、生产、 培训、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通过到企业进行生产场地调研、组织骨干教师和模具制造企业人员 研讨,制定模具基本技能、模具装配技能、电火花线切割技能、模具零 件加工、冷冲压技能、CAD/CAM 技能等 6 个实训基地的改造方案,及“模 自评 具装配”和“数控加工”2 个新型的工学结合教学场地建设方案,并进行 依据 了可行性论证。经过招标购置部分设备设施,以教师参与改造的形式, 完成了实训场地改造建设任务,营造了真实的企业环境,日常教学中获 得了良好的成效。制定相关生产实训管理条例,生产型实训教学课时达 到了 30%。

1.模具基本技能实训基地改造调研 2.模具基本技能实训基地改造研讨会 佐证 3.《模具基本技能训练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 材料 4.《模具基本技能训练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目录 5.《改造模具基本技能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汇总表》 6.《改造模具基本技能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明细表》 11 7.《教师参与实施场地建设任务汇总表》 8.模具基本技能实训基地改造后使用情况 9.模具装配技能实训基地改造调研 10.模具装配技能实训基地改造研讨会 11.《模具装配技能训练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 12.《模具装配技能训练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13.《改造模具装配技能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汇总表》 14.《改造模具装配技能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明细表》 15.《模具装配技能实训基地使用安排表》 16.模具装配技能实训基地改造后使用情况简介 17.电火花线切割技能实训基地改造调研 18.电火花线切割技能实训基地改造研讨会 19.《电火花线切割技能训练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 20.《电火花线切割技能训练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21.《改造电火花线切割技能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汇总表》 22.《改造电火花线切割技能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明细表》 23.《电火花线切割技能实训基地使用安排表》 24.电火花线切割技能实训基地改造后使用情况简介 25.模具零件加工实训基地改造调研 26.《模具零件加工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 27.《模具零件加工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28.《改造模具零件加工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汇总表》 12 29.《改造模具零件加工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明细表》 30.模具零件加工实训基地使用安排表 31.模具零件加工实训基地使用情况简介 32.冷冲压技能实训基地改造调研 33.冷冲压技能实训基地改造研讨会 34.《冷冲压技能训练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 35.《冷冲压技能训练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36.《改造冷冲压技能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汇总表》 37.《改造冷冲压技能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明细表》 38.冷冲压技能实训基地场地使用安排表 39.冷冲压技能实训基地改造后使用情况简介 40.CAD/CAM 技能实训基地改造调研 41.CAD/CAM 技能实训基地改造研讨会 42.《CAD/CAM 技能训练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 43.《CAD/CAM 技能训练工学结合场地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44.《改造 CAD/CAM 技能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汇总表》 45.《改造 CAD/CAM 技能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明细表》 46.《CAD/CAM 技能实训基地使用安排表》 47.CAD/CAM 技能实训基地改造后使用情况简介 48.工学结合教学场地建设研讨会 49.《工学结合教学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 50.《“模具装配”工学结合教学场地建设方案》 13 51.《“数控加工”工学结合教学场地建设方案》 52.《“模具装配”工学结合教学场地设备设施汇总表》 53.《“模具装配”工学结合教学场地设备设施明细表》 54.《“数控加工”工学结合教学场地设备设施汇总表》 55.《“数控加工”工学结合教学场地实训基地设备设施明细表》 56.《“模具装配”工学结合教学场地使用安排表》 57.《“数控加工”工学结合教学场地使用安排表》 58.模具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相关制度 59.《模具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相关制度》实施记录 60.《模具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相关制度总结》 61.《生产型实训教学简介》 62.《生产任务计划表》 63.《生产任务教学安排》 14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三级指标 二级指标 2.2 师资队伍建设 2.2.1 培养 2 名具有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先 自 进教学方法、专业技术水平高、专业建设能力 评 突出作为专业带头人,并在专业建设中起来领 头作用,能主持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制订 分 课程标准,主持开发专业教材、教学资源的能 力,主持开展教师学习活动,指导和培养专业 骨干教师。

编写了《模具制造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和《模具制造专业带头人 培养方案》,并进行了论证与修改。整理了专业带头人档案,通过参加 自评 国内外进修培训、参加企业实践、参与科研项目、参与教学研究、开设 依据 校内外讲座、参与示范校专业建设等途径培养了专业带头人。使其在专 业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起到带头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全国 技能大赛获得第二名。

1.《模具制造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 2.《模具制造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 3.《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和《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论证会 佐证 材料 目录 4.专业带头人档案 5.《模具制造专业带头人培养总结》 6.专业带头人培养资料 7.专业带头人参加示范校建设资料 8.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资料 15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三级指标 二级指标 2.2 师资队伍建设 2.2.2. 选拔或引进 8 名教学能力突出和专 自 业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培养对象,且在专业建设 评 中起骨干作用,能够参与课程方案的制订,承 担 1 门以上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 2 门以上专业 分 主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协助开展专 业建设工作,参与实训室建设,指导学生参加 技能竞赛并获奖。

编写了《模具专业骨干教师选拔标准》和《模具专业骨干教师培养 方案》,并进行了论证与修改。整理了骨干教师档案,通过参加国内外 自评 进修培训、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参加企业实践、参与教学研究、参 依据 与示范校专业建设等途径培养了骨干教师。使其在专业建设起到带头作 用,指导学生参加全省技能比赛获得第二名。

1.《模具专业骨干教师选拔标准》 2.《模具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3.骨干教师选拔标和培养方案论证会 4.骨干教师档案 5.《模具制造专业带头人培养总结》 佐证 6.骨干教师培养资料 7.骨干教师参与示范校专业建设任务汇总 材料 8.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资料 目录 16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三级指标 二级指标 2.2 师资队伍建设 2.2.3 开展全员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 自 力和技能水平,尤其是模具制造专业的企业实 评 践能力,能从事模具制造技能训练的指导,能 在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新型的教 分 学方式 , 使本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 95%以上。

校企合作编写了《“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初稿,并进行了论证 与修改。建立了“双师型”教师档案,对全体教师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 自评 培训、课程设计的培训。出台了教师考取技能等级证进行补贴制度,鼓 励教师报考技师、高级技师,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参加实践。 依据 在示范校建设中,做到了全员参与。在日常教学中,专业课程做到了以 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专业教师周文康在 2014 年全国数控技能竞赛 四轴加工中心第二名。

1.《“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2.《“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论证会 3.“双师型”教师档案 4.《模具制造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总结》 佐证 5.“双师型”教师参加进修培训资料 材料 6.“双师型”教师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资料 7.“双师型”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资料 目录 8.“双师型”教师参与示范校专业建设资料 9.“双师型”教师参加技能竞赛资料 17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指标 2.2 师资队伍建设 三级指标 2.2.4 建立不少于 20 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兼 自 职教师人才库,制定兼职教师评聘制度。围绕 评 课程体系建设,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专 业课程教学、师资培养和教学管理等活动。 分 校企合作编写了《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和考核管理办法》,进行了 自评 论证与修改。建立了不少于 20 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才 依据 库,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了示范校专业建设,参加了教学、技能的交流、 培训,参与了专业的日常教学工作。

1.《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和考核管理办法》 2.《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和考核管理办法》论证会 3.《企业兼职教师名单》 4.《企业兼职教师登记表》 5.《企业兼职教师任课安排表》 6.《企业兼职教师任课通知书》 佐证 7.《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教案》 材料 目录 8.《企业兼职教师参与示范校建设汇总表》 9.企业兼职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培训资料 18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指标 2.3 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运行机制建设 三级指标 2.3.1 成立模具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小 自 组,制定 2014 年和 2015 年校企合作工 评 作计划,建立校企合作企业单位资源库 和人才库,召开校企合作工作会议,并 分 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作用。

成立了模具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小组, 制定了 2013 年和 2014 自评 年工作计划,建立不少于 家企业组成的校企合作企业资源 库和不少于 20 名企业技术人员的校企合作企业人才库。校企 依据 合作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1.模具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小组资料 2.2014 年度《模具制造专业校企工作年度计划》 3.2015 年度的《模具制造专业校企工作年度计划》 4.校企合作企业资源库 5.校企合作企业人才库 6.2014 年度《校企合作小组工作总结》 7.2015 年度《校企合作小组工作总结》 8.模具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建设任务列表 佐证 材料 目录 19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指标 2.3 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运行机制建设 三级指标 2.3.2 校企合作编写校企合作项目实施办 自 法、教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管理办法及其 评 他校企合作相关制度。

分 通过模具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小组人员研讨,编写了《模具制造专业人才 自评 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意见》、《校企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管理办 依据 法》、《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顶 岗实习学生评价方案》等制度。 1.校企合作小组研讨会资料 2.《模具制造专业人才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意见》 3.《校企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管理办法》 4.《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 5.《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 6.《顶岗实习学生评价方案》 佐证 材料 目录 20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指标 2.3 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运行机制建设 2.3.3 加强校企共建项目合作,制定 三级指标 自 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双方权责,做到互 惠互利,可持续发展。使企业人才和教 评 师可在科研生产岗位和教学岗位相互流 分 动, 学生能在项目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为社会企业服务。 利用原有设备,建立模具制造工艺中心和大师(名师)工作室,模具制 造大师工作室立项申报成为了江门市级名师工作室。同时开展了模具制 造工艺技术中心和大师工作室的制度建设、场地建设,模具制造中心作 自评 为了学校与企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利用中心的设备设计开发、制造了 11 依据 副模具,加工了 10 批次 2397 件产品。模具制造大师工作室起到担负社 会高技能人才培训与鉴定工作,从事了名师带弟子、青蓝工程、一体化 师资培养等工。设立了校外学习工作站,拓展了校外的技能培训、鉴定 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1.《江门市名师工作室申报表》 2.《申请拨付“名师工作室”专项扶持资金的函》 3.《江门市人社局将江门市技师学院“名师工作室”扶持资金纳入人才专 项资金开支范围的函》 佐证 4.《江门市财政局扶持“名师工作室”的复函》 材料 5.《江门市“名师工作室”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协议》 目录 6.《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 7.《“名师弟子”培养方案》 8.《“青蓝工程”培养方案》 9.《“科研教改”实施方案》 10.《模具制造工艺技术中心建设规划方案》 21 11.《模具大师工作室建设规划方案》 12.《教师参与实施建设任务汇总表》 13.模具大师工作室技能培训项目资料 14.模具大师工作室帮扶教师项目资料 15.模具大师工作室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项目资料 16.模具制造专业技术中心产品加工项目资料 17.模具制造专业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资料 18.《校外学习工作站运行管理制度》 19.开展企业工作站培训鉴定资料 22 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省级验收 分项自评表 一级指标 2.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指标 2.3 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运行机制建设 2.3.4 加强校企共建项目合作,制定 三级指标 自 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双方权责,做到互 惠互利,可持续发展。使企业人才和教 评 师可在科研生产岗位和教学岗位相互流 分 动, 学生能在项目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为社会企业服务。 与 5 家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与美的集 团、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共同设 自评 立“订单班”,开展“订单式”教学,“订单班”人数占同级人数 23.%。

按计划开展“顶岗实习”人才培养,2014 年实现了顶岗实习率 100%。同 依据 时,实现了全体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时间 15 天。继续为社会开展高 技能人才培养与鉴定,2013 年实现培训与鉴定 XX 人次,2014 年实现培 训与鉴定 XX 人次。

1.《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 2.《“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书》 3.“订单班培养”过程资料 4.《顶岗实习方案》 佐证 5.《顶岗实习合作协议》 6.顶岗实习过程资料 材料 7.教师下企业实践记录 8.技能鉴定名册 目录 23

(模具专业)省级验分项自评表_ 评价文档: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 百度文库投诉中心 ;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 点击此处 进行反馈. 暂无评价 | 0人阅读 | 0次下载 | ...

达成 获省级奖励 a 项 市级奖励 b 项 市级奖励 c 项 校企合作办学 d 个 关键信息要目 1、学... 二、分项自我评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专业与课程Ⅲ 专业建设(Ⅲ-2) 评估标准 评估标...

分项自评表 2 “数控技术”示范性专业遴选自我评价汇总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自评 1 专... 规划(2006—2010) 5、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努力将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示范专业...

 
  • 泥巴往事网(www.nbwtv.com) © 201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